去产能这么久了,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,像今年6月底彻底取缔地条钢就有一个良好的开局。煤炭行业产能一直严重过剩,去产能也是重要任务之一,2016年,全国共退出煤炭产能超过2.9亿吨,超额完成2.5亿吨的年度目标任务。
去产能的推进,也给煤炭行业带来诸多利好:市场供需关系明显改善;煤炭企业资产状况好转,融资能力增强;银行欠款、安全欠账、技改创新投入不足等矛盾有所缓解。例如,截至2017年4月底,陕西省煤矿累计拖欠工资比2016年底下降61.77%。
前不久,国家发改委印发《关于做好2017年迎峰度夏期间煤电油气运保障工作的通知》提出,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,大型煤炭企业要挖潜增产,重点产煤区要带头落实增产保供责任。
一边是大力去产能,一边又要求释放优质产能,两者是否相互矛盾呢?有观点认为,加快煤炭产能释放,是去产能工作“开倒车”;还有观点认为,加快煤炭产能释放,是对前期去产能“发力过猛”的修正,是一种“面多了加水,水多了加面”的做法。
其实,这些观点都是片面之词,站不住脚。对此,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有关负责人表示,去产能主要是去无效低效产能,这部分无效产能的退出对产量影响有限,而且,释放优质产能也会对落后产能产生挤压。
当前,我国煤炭供给仍然远远大于需求,煤炭去产能还远远没有到达“完成时”的阶段,煤炭产业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产能。但是去产能也要区分先进产能和落后产能,不仅仅是给产能规模做减法,不能搞“一刀切”。
去产能过程中要做好减法,也要做好加法。即在低效无效产能加快退出的同时,通过减量置换发展优质产能,实现煤炭产能有序衔接。这既是保障煤炭稳定供应的现实需要,也是促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路径。
因此,去产能工作的推进,聚焦的是注定要被市场淘汰的落后生产力,是没有达到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落后产能。而加快推进煤炭优质产能释放,则是更安全、更高效、更经济和更环保的煤炭产能,二者并不矛盾。
在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,要处理好释放产能和去产能的关系,既要坚持推进去产能,也要加快煤炭优质产能的释放,加减法相互配合才能助力行业行稳致远。